• Latest
  • Trending

建设数字中国,隐私计算是关键抓手——专访锘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爽

2023-05-06
数字化深水区里,中国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AI应用底座?

数字化深水区里,中国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AI应用底座?

2025-07-29
重塑浏览器!微软在Edge加入AI Agent,自动化搜索、预测、整合

重塑浏览器!微软在Edge加入AI Agent,自动化搜索、预测、整合

2025-07-29
Resume Builder报告:多数经理使用AI来决定,晋升或解雇员工

Resume Builder报告:多数经理使用AI来决定,晋升或解雇员工

2025-07-25
200万个AI芯片!OpenAI扩大5000亿美元投资,打造全球第一AI基建

200万个AI芯片!OpenAI扩大5000亿美元投资,打造全球第一AI基建

2025-07-23
碾压DeepSeek V3!阿里开源新版Qwen-3,屠榜级断层第一

碾压DeepSeek V3!阿里开源新版Qwen-3,屠榜级断层第一

2025-07-22

特朗普宣布900亿美元建设AI中心,谷歌、黑石集团等领投

2025-07-18
头部企业都在学!7月30日上海线下,零基础也能上手的 AI 工具实战课

头部企业都在学!7月30日上海线下,零基础也能上手的 AI 工具实战课

2025-07-17
刚刚,OpenAI发布CoT监控,增强AI Agent自主能力

刚刚,OpenAI发布CoT监控,增强AI Agent自主能力

2025-07-16

碾压DeepSeek V3!开源AI Agent专属模型,1万亿参数、工具使用能力超强

2025-07-14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特朗普将在白宫接见黄仁勋

2025-07-11
AI硬件新纪元!Jony Ive正式加入OpenAI

AI硬件新纪元!Jony Ive正式加入OpenAI

2025-07-10

微软上线Deep Research:OpenAI同款智能体,o3+必应双王炸

2025-07-08
Retail
星期三, 7月 30, 2025
关于数字金融网
联系我们&合作
  • 首页
  • 隐私计算
  • 数字风控
  • 数据治理
  • 数智平台
  • 营销与新零售科技
  • 人物观点
  • 活动|峰会
  • 报告|调研
  • 关于数字金融网
    • 联系我们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数字金融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建设数字中国,隐私计算是关键抓手——专访锘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爽

数字金融网 by 数字金融网
2023-05-06
in 其它分类
A A
0

推荐可能喜欢的

数字化深水区里,中国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AI应用底座?

数字化深水区里,中国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AI应用底座?

2025-07-29
重塑浏览器!微软在Edge加入AI Agent,自动化搜索、预测、整合

重塑浏览器!微软在Edge加入AI Agent,自动化搜索、预测、整合

2025-07-29

从数字经济到数字中国,政策加速推进,各行各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一方面,数据上升为数据要素,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于数据的需求都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平衡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和安全隐私保护成为当下的难题。

4月27-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盛大开幕,锘崴科技携多种隐私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峰会期间,数字金融网&PCview隐私计算研究院专访了锘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爽先生。王爽表示,“数字中国建设的画卷已经铺开,科技恰恰是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塑造新优势的关键抓手。锘崴科技作为隐私计算领域的先行者与推动者,愿与数字经济浪潮携手前行,打造数据要素释放的安全基座,促进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01
建设数字中国,隐私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安全底座

您怎样理解数字中国建设,以及隐私计算在其中有何价值和意义?

数字中国建设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全面用数赋智为手段,以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效率和提升人民幸福感为目标,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支撑的一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远景工程。

数字中国建设重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资产化,出台数据顶层设计,加强数据、算力等之间的协同联动。二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全要素生产全方位提升。三是强化关键能力,筑牢数字安全。数据安全是基础,在数字中国建设中要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全过程,守住安全底线,明确监管红线,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司法,把必须管住的坚决管到位。

隐私计算是通过密码学和软硬件技术,在保证用户隐私及数据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打破数据孤岛,构建跨机构跨领域数据网,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帮助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和“可信可管可控可计量”,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是数字化时代必不可少的安全底座。

所谓“可用不可见”就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进行数据共享、数据合作的时候,数据提供方最担心的就是数据一旦给出去,后续环节就不可控,存在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数据被滥用或者是超范围使用的可能性,甚至存在数据被转卖的可能性。通过隐私计算这项技术,我们就可以在不出数据源边界的前提下,完成数据价值的转换,实现数据的可管可控,数据可以按用途、用法、用量进行使用,数据的所有权也得到了保护,充分释放数据作为数据要素的价值。

在不远的将来,隐私计算将类似于移动互联网、水、电等基础设施一样,打通各个不同的数据源,服务于不同的数据应用场景。

哪些场景需要用到隐私计算技术,以及隐私计算具体是如何做到兼顾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的?

目前医疗、金融、政务是隐私计算技术的主要需求行业。在医疗行业,隐私计算能够帮助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通过病例数据共享形成联合AI模型,进一步提高精准度,服务新药研发、临床辅助诊断、医保控费等场景。在金融行业,隐私计算能帮助监管部门降低风险,也能帮助各个单位拓展业务,服务于普惠金融、银行互联网营销、保险联合营销、风控、征信等场景。在政务领域,隐私计算能帮助政府各部门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促进政府跨部门协同,服务于政务数据开放、反赌反诈等场景。

具体来说,我们团队首创的安全联邦学习技术包含普通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同态加密以及可信计算环境等底层技术,构成了锘崴信®隐私保护计算平台的隐私保护计算能力。我们利用隐私计算技术,提供“数据安全的技术基座”,帮助各行业实现数据安全合规和数据价值挖掘的平衡。

02
走过成长期,隐私计算迎来融合应用新阶段

在技术演进和场景融合层面,您认为当前隐私计算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

行业普遍认为,隐私计算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应用期四个阶段,目前隐私计算已走过萌芽期和成长期,从2019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并且应用期已由“核心基建”阶段迈向了“隐私计算+”时代。

行业应用现状上,2022年隐私计算招标数量、步入实施部署阶段产品数量持续增长,隐私计算平台使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市场已从落地初期验证阶段进入到加速实施阶段;产品性能上,2022年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的平均实施率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显著提高,隐私计算已从少数机构的“可用”迈向更多机构的“实用”。技术融合上,2023年被誉为隐私计算的融合应用之年,隐私计算各流派之间,以及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其他技术的内外融合明显加速。

隐私计算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首先,隐私计算在商业化大规模落地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练兵”。虽然目前隐私计算已经在政务、金融、医疗等方面有不少落地案例,实际上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验证,比如说在硬件加速层面。针对硬件加速这一痛点,目前行业也有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隐私计算软硬件一体机,就是为了解决应用场景中的问题和痛点。

第二,互联互通, 隐私计算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隐私计算并非一项单一技术,而是一个包含多种技术的复杂体系。如,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等,不同隐私计算核心技术路线之间存在天然壁垒;此外,不同厂商/技术提供者在产品设计及平台应用管理不相同。

另外还有对于关键数据技术未来相关风险的研判和应对有待加强,新兴数据技术需要持续创新和迭代完善。

针对隐私计算这些痛点问题,需要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头部厂商进行牵头,也需要隐私计算生态各方更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开发、整合,通过合力达到平台层、计算层、协议层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价值的高效运用。

面对挑战,锘崴科技做了哪些工作,取得怎样的成果?

锘崴科技成立于2019年,创始团队从2011年就开始从事隐私计算研究,通过十多年的研发及技术积累,开发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隐私计算技术架构,服务医疗、金融、政务等多领域客户近三百家。

我们团队也产生了很多全球引领性的隐私计算研究和成果,我们获得了数亿元资金支持,发表300+SCI论文;2011年我们发起国内首个隐私保护计算大赛;底层技术多次被Nature News, Genome Web报道;标杆项目荣获美国医疗信息年会最高奖项、Intel杰出贡献奖等;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攻关成果目录》;入选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成员单位;医疗隐私计算平台获本次峰会最佳成果十佳数字普惠优秀案例。

此次峰会,锘崴科技携锘崴信®隐私保护计算平台,医疗、金融、政务三大行业子产品以及锘崴信®隐私保护计算一体机参展,向产业各界展示了锘崴科技及创始团队在隐私计算领域奋力耕耘十余年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峰会上,锘崴科技举办2023产品发布会,全新迭代了隐私计算解决方案——医疗隐私计算平台、金融隐私计算平台。本次迭代升级将进一步提升锘崴科技隐私计算解决方案的易用性。未来,锘崴科技将持续探索隐私计算与多种技术的融合发展,研发出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我们看到锘崴信®医疗隐私计算平台荣获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最佳成果“十佳数字普惠案例”,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平台及落地应用情况?以及有什么独特亮点和价值?

锘崴信®医疗隐私计算平台已经在多个场景下以及在多个大型项目当中实现了落地。主要是通过隐私计算去赋能医疗数据共享和价值流通,以及保护数据安全。目前我们主要应用的场景包括服务于医院之间的科研合作,服务于医院与药厂之间的新药研发,服务于医院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核保等等。

我们通过锘崴信®医疗隐私计算平台打通了不同机构医院之间的数据,实现医院数据更高效地流通,服务于像临床辅助诊断、新药研发、保险核保、医疗科研等不同的场景。通过隐私计算技术,我们也完成了全国首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案例,打通了多家医院的基因数据,实现在隐私保护下的联合分析。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全国大规模的基于隐私计算的癌症专病网络,通过这个网络赋能新药的研发。

03
释放数据价值,“隐私计算+”赋能行业加速发展

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大背景下,锘崴科技的定位是什么?

数字中国建设大背景下,科技恰恰是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塑造新优势的关键抓手。锘崴科技的定位是数据价值之间的桥梁,是一家“隐私计算+”的企业,通过隐私计算的底层技术,赋能不同的行业应用。我们希望与数字经济的浪潮携手前行,打造数据要素释放的安全基座,促进数字化转型加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未来,有什么具体性的规划和布局?

在生态上,我们会跟医疗、金融、政务、营销等多个行业的生态伙伴携手,致力于打造针对不同行业的隐私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数据价值的释放,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一直在进行技术层面的迭代,不断提高隐私计算算法的效率、安全性和算法能力。在构建数据网络上,我们跟多方数据源进行合作,通过帮助数据提供方、数据所有方构建隐私计算底座,实现数据互联,从而帮助更多不同的行业展开更广泛的数据应用。


END

行业知识交流分享,结识扩展人脉圈层
公众号后台回复【隐私计算】
可受邀加入【隐私计算行业交流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数字金融网

数字金融网

数字金融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数字金融网

聚焦金融(银行、证券、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科技生态平台,关注信用科技、数字货币/区块链、支付科技、监管与反洗钱、隐私计算、数字孪生等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面向金融行业从业者,解读金融政策、分享最新金融技术应用,输出有影响力的白皮书/报告,组织数字金融科技活动等,为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库支持。

北京企智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service@rpa-cn.com

最新文章

  • 数字化深水区里,中国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AI应用底座?
  • 重塑浏览器!微软在Edge加入AI Agent,自动化搜索、预测、整合
  • Resume Builder报告:多数经理使用AI来决定,晋升或解雇员工
  • 200万个AI芯片!OpenAI扩大5000亿美元投资,打造全球第一AI基建
  • 碾压DeepSeek V3!阿里开源新版Qwen-3,屠榜级断层第一
  • 特朗普宣布900亿美元建设AI中心,谷歌、黑石集团等领投
  • 头部企业都在学!7月30日上海线下,零基础也能上手的 AI 工具实战课
  • 刚刚,OpenAI发布CoT监控,增强AI Agent自主能力

内容分类

  • 人物观点
  • 其它分类
  • 报告|调研
  • 数字风控
  • 数据治理
  • 数智平台
  • 活动|峰会
  • 营销与新零售科技
  • 隐私计算
  • 关于我们
  • RPA中国
  • LowCode低码时代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7-2022 数字金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3145号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页
  • 隐私计算
  • 数字风控
  • 数据治理
  • 数智平台
  • 营销与新零售科技
  • 人物观点
  • 活动|峰会
  • 报告|调研
  • 关于数字金融网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7-2022 数字金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3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