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洞察报告》中,PCview隐私计算研究院报告团队分别对行业发展分析、细分领域实践、典型厂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洞察,站在行业用户需求与应用实践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精细化的市场调研。
01
产业链与行业参与者类型
中国隐私计算行业迎来“群雄逐鹿”的时代,市场参与者类型包含了数据源、业务方、隐私计算服务商及其上下游伙伴,隐私计算服务商的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服务商生态合作方面:从上游来看,对于拥有TEE、一体机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厂商,往往需要与可信硬件厂商展开合作,在国产化的趋势背景下,国内硬件厂商在安全可控方面相比海外厂商更具优势。从下游来看,部分厂商正在通过与各类技术公司构建市场合作生态,通过产品与技术能力集成的方式间接服务客户。
数据应用生态方面:数据源和业务方在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流通的应用场景实践。数据源通过基于隐私计算打造的数据开放流通平台面向可能进行数据合作的各领域伙伴提供数据源接入服务,如银行等各类数据应用者也在积极建设隐私计算平台,来接入外部的多元化数据源以满足业务侧对数据的应用需求。
02
市场格局与企业图谱
中国市场的隐私计算服务商主要包含了隐私计算厂商、综合科技类企业/集团、区块链厂商、大数据&人工智能厂商、金融科技企业。
不同类型的服务商在产品技术能力、数据运营能力方面各具优势。隐私计算厂商的战略与团队能力更加聚焦,在资本的加持下,厂商在产品与技术能力的打磨方面也会投入较高的成本,进而推动产品成熟度的发展。同时部分隐私计算服务商也会凭借差异化的领域认知与资源优势,在商用实践拓展中巩固核心竞争力(如具备金融基因的创始团队与厂商在面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中,在场景模型与数据运营服务方面更具优势)。
部分综合科技类企业/集团、区块链厂商、大数据&人工智能厂商、金融科技企业也会基于自身的业务需求或技术沉淀而将隐私计算的产品与技术能力纳入产品矩阵中,以对内服务或将相关能力对外输出。这些服务商或是拥有数据资源而期望通过隐私计算来构建可信数据产品以服务于客户;或是自身技术能力与隐私计算构成了能力的闭环或补充,进而开启了隐私计算的能力布局,从而在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将隐私计算纳入整体技术方案中,或是为客户提供独立的隐私计算平台建设。
注释:1、排序规则:按企业名称首个汉字拼音(或首个英文字母)的音序由左至右依次排列,音序相同的,顺位下一个汉字拼音(或英文字母)的音序。
2、关于“服务商图谱”与“企业图谱”的区别:我们对隐私计算服务商的定义是可以进行产品或技术输出的一类科技公司,对隐私计算企业的定义是拥有隐私计算能力的科技公司(可以是产品技术输出、也可以是内部应用隐私计算技术)。因此在我们的定义下,服务商图谱是企业图谱的子集。
03
商业模式与市场规模
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预计至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3%
2021年,金融、政务、通信运营商构成了商用实践市场80%的规模占比,主要以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的投入为主,而数据分润、业务分润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完善技术基础建设之上,逐步迎来规模增长。相比于隐私计算平台建设这类传统的产品与技术服务的商业模式,基于业务场景应用与数据运营的商用实践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分润规则等内容。技术厂商需要不断强化技术能力、提成产品成熟度以便在竞争性磋商中取得优势,同时也可以围绕可信数据流通构建更高层次的发展战略。
注释:市场规模的统计范畴为行业用户采购的隐私计算平台建设、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场景建模咨询、数据运营等各类隐私计算相关应用实践的资金投入。2021年的市场规模统计了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的全部项目。2022~2026年的市场规模预测,我们参照了政策导向、行业用户需求的投入意愿与投入规划、产品成熟度与业务需求度的发展预判等多项因素。
商业模式与增长机会分析
商业模式概述 :
1.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面向客户提供隐私计算产品与技术的服务,主要包含隐私计算平台建设、互联互通平台建设。本地化部署、定制化实施为主。
2.数据撮合 (数据分润):基于隐私计算的“可信加持”,为客户接入数据源。服务商可以从中获取数据费用分润。
3.联合运营 (业务分润):在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服务商为行业用户提供基于具体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客户获得业务增长,由业务增长带来的增值部分,服务商可以从中获取分润(多见于营销类场景)。
关键的增长机会:
在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基于数据源接入、数据分润等模式为核心所构建的数据运营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成为部分厂商最为关注的市场增长机会。这一部分市场规模在整体规模的占比中也将越来越大。
04
投融资研究
隐私计算厂商在资本的加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2021年处于资本热度峰值,2022年资本降温
2016~2022年9月,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共计发生57次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32亿余元人民币。在法律法规的推动下,数据安全合规建设与可信流通成为企业机构的必要投入,隐私计算作为数据可信流通的有力技术方案,迅速获得行业关注,资本市场热度也随之攀升,2020年与2021年相继保持着较高的资本热度。2022年受整体经济环境、客户采购与实施进度、资本对隐私计算赛道的关注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行业整体的资本热度发生了较大降温。资本回归理性的同时,行业用户侧对隐私计算技术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升,行业逐渐迈入理性回归的发展阶段。从融资轮次来看,隐私计算厂商主要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部分公司虽资本加持且在行业内受到多方关注,但若在市场客户层面不能取得良好成绩,或将难以持续被资本看好而从处于弱势的市场竞争中淘汰。
投融资分析 (2021~2026,隐私计算,中国市场 )
1、通过不同年份的融资事件数与融资金额反映资本热度;2、通过各融资轮次的融资事件数反映企业发展所处阶段。
注释:1、通常厂商公布的融资金额主要为模糊的数据或是一个金额范围,因此融资金额的统计中,除了参照厂商公布的数据外,我们还向部分投资机构进行了数据求证。2、融资事件数据统计范畴为原生隐私计算厂商,或目前将隐私计算作为核心战略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是投资机构面向隐私计算赛道进行投资的标的企业(投资者关注的视角)。
05
行业挑战分析性
1、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厂商需要在客户服务中打磨产品能力
近期我们针对拥有隐私计算实践经验的客户展开了关于厂商产品成熟度的调研1,近65%的企业机构用户提出:厂商所提供的隐私计算产品具备基础的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常见算法调用等功能,但落实在具体业务中,产品仍需要加强与业务需求的适配性、增加或者调整相关功能。在功能层面之外,安全、性能等技术能力也需不断提升。客户的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隐私计算的产品成熟度与技术能力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2、受到算法可解释性、技术可观测性等因素的影响,客户在POC中难以完全检验产品安全性
如前文所分析:目前部分行业用户对隐私计算的算法安全、算法实现逻辑等相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完备而准确的认知,而这些知识是评估厂商产品与技术能力的关键。同时受到算法可解释性、技术可观测性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客户难以在POC中对厂商的安全性等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3、客户侧的采购需求尚未到达爆发点,除了金融、政务、运营商外,其余领域的商用客户有限
从客户招标来看,目前金融、政务、通信运营商领域较为活跃,但整体尚未迎来需求爆发点。通常金融、运营商的项目金额相对有限,政务类项目金额较高,但政务客户的服务周期与回款周期相对较长。医疗虽理论上是拥有前景的市场,但相比于这三个领域的项目数量依然较少。而工业、能源等其他行业仅有少数项目出现。整体上,客户需求尚未迎来快速增长阶段,竞争力较弱的厂商会面临商业营收困境。
4、厂商竞争出现“价格战”,数据撮合与业务分润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的技术平台建设、场景建模等项目中,厂商之间的竞争出现“价格战”现象,长期将对市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在隐私计算面临的多元化商业模式中,除了技术平台建设、场景建模这类项目的既定商业模式外,数据撮合、业务分润这两类更具想象空间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顺利跑通,目前存在不确定性。
5、资本市场趋冷,部分厂商目前无法通过“自我造血”实现自给自足
从前文的融资数据可见,2022年隐私计算行业的资本热度大幅下降。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仅凭营收难以全面支撑企业运转的开销,在企业上一轮融资消耗完毕之前,若无法在商业营收上实现突破,且没有新的资本注入,多数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目前部分厂商已经出现裁员或是展开战略调整的情况。
上述文章仅为「行业发展分析」的行业发展现状内容节选,想阅读报告的完整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报告。
大佬观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数字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