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
12月7日下午,《2022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101家银行企业数字金融服务进行了综合评测,整体来看,企业网银重要程度不可撼动,企业手机银行潜力无限,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其中,交易安全性、操作便利性仍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因素。
近年来,银行业不断拓展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金融科技的创新研发与应用能力,聚焦企业需求,以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赋能实体经济。《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00位企业用户中,93%已开通企业网银,48%已开通企业手机银行。用户表示企业网银是不可替代的,很多常规业务尤其复杂业务通过企业网银处理是最便捷的。
随着网银的广泛使用,在用户服务越来越便捷的同时,《报告》显示,在企业数字金融服务用户体验中,账户及交易的安全性、操作流程的便捷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因素。
相较2021年,用户对于软件及业务本身的安全性顾虑越来越低,但对于一些外在的不可控因素还是有较大担忧。
在使用企业网银过程中,有48.1%的用户表示非常关注账户及交易安全问题,另有45.7%的用户表示各类业务操作流程的便捷性是非常关注的因素,网银功能的全面性亦是用户考量网银是否好用、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小微企业对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更高,大型企业更倾向于短信验证码、登录/支付密码、U盾等传统认证方式。数据显示,近五成的用户最关心账户及交易安全性、业务操作流程的便捷性。
在企业手机银行服务方面,用户表示,安全第一,效率第二,分别有四成左右的用户关注账户及交易的安全性、业务操作便捷度。具体来看,小型企业对移动端的接受度更高、依赖性更强,更怕“麻烦”,有42.1%的用户希望“各业务操作流程简便”;大型企业则始终坚持将账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安全因素的选择率高达42.7%。
进一步询问企业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未来期待发现,随着移动端服务能力的增强,用户对功能全面性的期待有所减弱,对手机银行的安全保障、运行速度的期待进一步增强。手机银行在提高功能实现率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强化其安全、性能表现。
当下企业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最大期待是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占比是43.9%,其次是运行速度更快以及功能进一步丰富完善,占比分别为37.6%和35.7%。数据显示,相较2021年,2022年企业用户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顾虑明显降低。随着行业不断强化企业手机银行的安全防线,企业用户对手机银行及业务操作流程本身的安全顾虑越来越低,但对手机丢失或被盗、公共网络环境下的企业隐私信息泄露风险、钓鱼软件窃取密码等外在不可控因素的担忧仍然较大。如何给予企业用户更多的防风险支持、降低用户的使用顾虑,是未来移动端促活、转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报告》认为,基于此,银行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银行需在保证对公业务平稳发展的条件下升级风控模式,加速数据开放,对接企业数字化系统,从而实现模式创新;第二,银行应深入了解企业各个业务场景的运作模式、场景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每一个流程背后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对接企业各类场景中的具体业务流程节点,为企业提供强针对性、高敏捷性和、广覆盖性以及更好安全性的金融服务。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关注公众号,回复“数字金融报告”获取源文件
大佬观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数字金融网